应激反应
对同一种刺激,每个猫咪的反应都会不一样。所以,你可能会听过各种关于应激反应的神奇故事。『冬天我家猫咪洗了一次澡,就应激了,不吃不喝五天,吃啥吐啥,医院抽了个血,挂了水,就好了。』『我家肉松胆子小的不要不要的,每次家里来人,就会迅速奔跑到某个旮旯。上次我送他们去朋友家寄养,他家里也有猫,所以窗户都很严密不会跑出去,然而她不知道怎么的就跑出去了!站在外面的窗沿上瑟瑟发抖,至今她怎么跑出去的都是未解之谜。』『煤球刚刚被我们领养回来时,因为家里太小放在了自己店里,但是我们晚上都会回家不能陪他。他就躲在地毯里两天都不出来。后来为了能好好照顾他,我租了一室一厅。』『我家老大遇到陌生人,会炸毛然后藏到角落,严重了会吐。』『酸菜有的时候听到声音或者家里来人的时候就突然间房间里各种蹿,跟兴奋似的,算应激么?主要是蹿一蹿就不蹿了』『昨天我家垃圾桶倒了,柒月就疯了窜,窜了一圈就好了。』『有了二胎以后,老大就开始不吃饭,看着一切都正常,你侬我侬的,但就是不吃饭。』总结来说,猫咪对于外界的刺激可能会引起生理、心理和行为三方面的反应。生理反应可能有:体温升高、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肾上腺素增多、出现疾病。心理反应可能有:忧伤、抑郁、沮丧、害怕、疼痛等情绪变化,自我防御等。行为反应可能有:炸毛、逃跑、弓背、变飞机耳、狂奔、发出吼叫、攻击等。有意思的是,猫咪的应激反应千差万别,对于同样的刺激,有的可能熟视无睹,有的吓到不能自已。这和猫咪对世界的认知有关。在猫咪2-9周左右有个社会化时期,这时候猫咪对世界的好奇心往往会战胜内心的恐惧感。如果接触的事物多,猫咪以后就比较胆大,反之就会很胆小。胆小的猫咪就极容易出现应激反应,遇到吹风机、吸尘器、陌生人,甚至是陌生猫都可能会产生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
应激反应可以通过经验习得,医院兽医触碰或接近,会引发检查、抽血等疼痛经历,那么小猫咪就会把兽医和不好的、疼痛的记忆联系起来。久而久之,猫咪会习惯性躲避检查,或者直接发起进攻。因此,对兽医师来说,必须熟悉猫咪的心理和行为习惯,采取猫友好型诊疗方式。对于猫咪家长来说,如果你有一个易应激的毛小孩,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渐培养他适应在猫包中出行和坐车(详情请回看《喵行为|医院》),并医院就诊。
注意,应激反应本身不是一种疾病,猫咪生病也不是应激反应。猫咪因为应激反应生病是因为,出于应激期的猫咪,身体免疫力骤降,进而导致生病。另外,疾病本身也会引发应激反应。疾病和应激反应可以看成是双向的恶性循环。在出门打针、绝育、环境变化等发生之后,就算猫咪一切看起来正常,它还是会处于一个应激期,身体免疫力不太行的,此时必须要注意,不要更换饮食和生活环境,保持好环境的温度、湿度,尽量让猫咪平静的度过这个阶段。人类的呕吐也是一种应激反应,有时候吃了坏的东西,就会疯狂的呕吐,这其实是你的身体想把坏东西排出来的自我保护功能。猫咪的应激反应其实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应激反应可以刺激猫咪兴奋和警觉,调整神经-内分泌反应;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促进心率增快,快速提高血压和输血量,改善呼吸、血液分布等;轻微的应激反应还可以降低压力。但是,和应激反应的坏处比起来,它的好处真是太小了。应激反应可能导致猫咪情绪大变,甚至可以导致行为失控,比如突然被吓到的猫咪会开启攻击功能,无视对方敌友;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液黏连,进而促进血栓的形成;或者导致心率增快,心肌缺血、内脏器官缺血等。再往严重了说,应激会影响免疫系统,可能会引起任何疾病,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和寿命缩短有直接的关系。应激反应会引起的疾病有:泌尿系统(膀胱炎、下泌尿道疾病等)、胃肠道系统(间歇性腹泻、呕吐或食欲减退、排便减少)、生殖系统(早产、流产、新生儿体重轻等)、免疫系统(传腹、上呼吸道感染)、行为(过度舔毛、社交恐惧、乱拉乱尿等)、心理和精神(嗜睡、沮丧、焦虑、过度活跃、异食癖等)。应激反应
猫咪平时很正常,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但因为应激忽然就病了,大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冬天出门洗澡→应激→鼻支家里新养猫咪→应激→原住民绝食→医院→应激→脂肪肝→黄疸家里新养猫咪→应激→原住民猫瘟冬天绝育手术→应激→闭尿→急性医院狗狗吓到→应激→呼吸急促→肺水肿跑丢找回→应激→传腹猫瘟→住院了→好转了→突然应激→死掉看着这些小编都特么心塞了,猫咪们这是在内心排练了一出精彩的大戏吖!《猫行为健康和福利》一书中给出了对应激反应的评估,主要是评估潜在的应激源对猫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比如,有外人到访),必须综合考虑所有可观察到的行为(如猫僵住、逃跑、躲藏、向到访者发出哈或嘶叫声)和生理变化(如毛立起、瞳孔扩大、呼吸急促、心动过速和流口水等)。评估的目的是为了预测猫咪对同一应激源会产生的行为结果,并想办法缓解或避免猫咪应激造成的不良后果。当猫咪出现应激反应,你必须能判断出猫咪产生应激反应的可能原因,及时消除刺激,并且根据猫咪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置。如果有多种应激源同时存在,必须一个一个排查。当猫咪的生活环境存在长期刺激,猫咪会对应的产生慢性应激,长久以来会影响猫咪的身体和精神。下面举了几个例子,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注意:这只是建议,如果猫咪出现了应激反应,轻微的可以试试下面的建议,严重的赶紧检查治疗。如果猫咪吓到了,躲着不出来猫咪非常熟悉的人轻声安抚它一会儿,然后走开,让它自己待着,不去打扰它,给它一个安静并且狭小的环境,慢慢恢复。可以用个纸箱,开口朝墙放在它附近,把饭碗、水盆、猫砂盆放在纸箱旁边。猫咪吓吐了给它一个安静的环境,提供新鲜清洁的温水和比较舒适的窝,让它们自己调节。粑粑麻麻要继续留心观察猫咪的吃喝拉撒情况,一旦毕尿、拉稀、呕吐,立马咨询兽医师处理办法。别的都正常,就是不吃饭受伤或受到惊吓的猫咪,出现应激反应,经常会食欲降低。严重情况下完全不吃饭。如果猫咪拉尿正常,但是不吃不喝,必须采取行动补充营养和能量,强行灌喂或者输液,以免脂肪肝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猫咪跑出门被找回了初次跑出门的猫咪肯定会受到惊吓,就算没有人吓它,它也会自己内心戏十足,然后吓尿好吗……回到家后,要注意观察它,环境安静温暖舒适,食物、饮水等都不要改变,让它们度过大概5-7天的过渡期,一切恢复正常再说。搬家、寄养、新收养的猫换了新的环境猫咪很容易出现狂奔、大叫等过度兴奋的行为,或者躲着、绝食、到处拉尿等行为,需要给猫咪10天左右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不要老是去抱着或逗弄它,给它自由去探索新的空间。食物、水、猫砂盆都准备好,最好是有之前吃的食物、猫砂,让它们感觉熟悉感、安全感,就不那么紧张了。医院后应医院就会紧张,一紧张就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甚至有的内心戏十足的猫咪还会出现脂肪肝、下泌尿道疾病等。尤其是医院,更容易让猫咪紧张。因此,医院,猫咪和狗狗分开,最医院,不光环境好,更重要的是术业有专攻。另外,如果猫咪不是患有必须24小时观察、或随时有危险的重病,医院太远太远,小编是不建议猫咪住院的。比如,绝育完,除非出现事故,否则不用住院……注意,一旦猫咪有好转了,你可以尝试和它温柔地说说话、轻轻抚摸、适当的陪它玩,缓解它的紧张情绪。猫咪是靠情绪生活的动物,宝宝们个个都是内心戏十足的奥斯卡小影帝、小影后,所以我们要从源头上避免可能出现应激反应的情况。对于容易产生应激反应的猫咪要采取多模式治疗方法,控制对特定应激源的情绪反应,或者直接对应激源脱敏,改变猫咪的生活环境,引导猫咪的行为恢复正常。家里有客人来访时让猫咪在其他房间,猫砂盆、饭碗、水盆、猫窝都搬过去。不要勉强让猫咪和客人见面。如果猫咪拒绝,不要让客人摸它。不给猫咪任何跑丢的机会家里的门窗都封闭好,出门、回家都要注意不要让猫咪趁机溜出去玩。猫咪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就算是绝育后,所以一定要看好自己的猫咪,避免发生意外。关于这方面,请回看《猫咪走丢之后……》医院之前不论你是带猫咪去打针,还是绝育,或者是看病,一定要对猫咪要做的事情有所了解。不要傻傻的就去了,然后傻傻的就回来了。打针的看这里《养猫入门猫咪疫苗手册》,绝育的看这里《养猫入门
猫咪绝育手册》,选医院的看这里《怎医院?》。带猫咪出门之前如果你的猫咪习惯了出去遛,一定要牵好绳。如果猫咪拒绝出去遛,不要勉强。冬天出门之前注意保暖,最好就不要出去了好嘛~注意季节变化冬天不出门,冬天不洗澡!粮食不乱买不经常换,温度湿度保持好~在环境变化期间不更换猫咪饮食~给猫咪提供躲藏场所给猫咪提供躲藏场所或绝对安全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当室内应激水平高,超过了猫咪的应对能力时,安全场所会给猫咪提供安全感,减缓应激反应。给猫咪提供费洛蒙等给猫咪提供费洛蒙也可以帮助猫咪对环境放松,减少应激等情况的发生。本文参考:《猫行为健康和福利》爱猫咪,爱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jz/1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