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如今,我国人均寿命为72岁,相比于之前飞速发展的物质生活,好像并没有跟人类的寿命带来有利影响,甚至有些地区的平均寿命还不如从前,很多老人在70岁左右就会撒手人寰。
生活中,老年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机能也在慢慢下降,随之而来的还有心理和病痛的折磨。
可能多数人都想要了解,为什么人到70岁后就很容易去世呢,我们必须要着重的讨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人类的年龄越来越大,尤其是过了70岁后,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为何有的老人过了70岁,没几年就离开人世了?原因或有个
原因一:不再被“需要”
70岁老人骤然逝去,经过分析讨论发现,与家庭地位的变化和不再被“需要”有很大关系。
在如今的社会当中,60岁前一个人是家里的主干部位,也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和领导者,更是被依赖的大树;一旦过了60岁,家庭地位发生了改变,从主干慢慢到了边缘角色,从被依靠到变成依靠他人,很多老人承受不了这种落差,因为他们不想成为别人“累赘”。
心理学上认为,被需要的人在帮助别人时,能获取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70岁左右的高龄老人最怕的就是劳烦别人,因此他们心里往往充满了自责和愧疚感,也深感自己失去了价值,觉得不再被“需要”了。
原因二:家庭地位的转变
过了70岁后的老年人不再是家庭的中心主导人员,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逐渐成了家庭的边缘地位,从被人依赖到依赖他人,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
一旦不被需要时,就会感到特别焦虑,总觉得自己是儿女的“包袱”,久而久之,解脱似乎是一个好选择。
原因三:衰老感
衰老感主要是老人的一个主观心理体验,老人感到衰老,顾名思义,就是在主观上觉得自己真正变老了。
老年人在主观层面上会意识到自己真的变老了,于是形成了非常强烈的衰老感。这种衰老感包括身体层面:运动缓慢、反应缓慢、白发、缺牙等,精神层面:晚年的感觉,常以特殊的方式对待,被称为特殊的名字,如老年人。
70岁后,若没有得过这种病,恭喜长寿或可期
对于老年人来说,上了年纪之后,身体没有患上这三种疾病的话,有望长寿,继续保持。
1、老年痴呆
世界阿尔茨海默症协会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约有5,万老年痴呆患者,而我国就占1/5,人数大约在1,万人左右,该数值呈不断上涨趋势,预计到年,将会达到2,万人。
老年痴呆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退化型疾病,早期若没有进行干预和治疗,病情将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让人丧失理智。
也会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到后期患者需要卧床,很多人因此而发生感染、褥疮等,最终诱发全身多系统损伤而死亡。
2、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最容易患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患病原因与血管老化息息相关。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不仅容易让关节衰退,肌肉也会逐渐萎缩,血管弹性逐渐降低,并会让血液流动性受阻,血管压力增大后,便会导致高血压的来临。
由于血液流通不畅便会给身体的多个器官造成影响,不能为各个器官提供血液,不仅容易引发心肌缺血的可能性,甚至会导致心绞痛、冠心病和脑溢血的出现。
、泌尿系统疾病
这也是一类高发于中老年男性群体的一类疾病,随着年龄不断增加,前列腺也会越来越肥大,到后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压迫尿道和膀胱,导致泌尿系统出现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尿频和排尿困难等等。
一些老年人为了省钱,通常都会选择不予理睬,殊不知,若任其发展的话,轻者会出现尿痛、尿急、血尿等情况,重者则会诱发尿毒症,威胁着身体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健康养生小知识,就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fa/13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