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石家庄市正定县的秦先生,今年57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正是家里不折不扣的顶梁柱,然而这根“顶梁柱”却险些折掉了。
3年前,秦先生在一次体力劳动回家后出现胸闷、乏力、出汗等症状,休息后有所好转也就没当回事,后来几天症状越来越重,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医院急诊科就诊,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该院医生为他开了药,并建议住院治疗。秦先生在急诊服用一些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他觉得问题不大,拒绝了医生的住院要求。回家后他间断服了一些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病情时好时坏,他不敢做剧烈的活动,活动多了就有些喘,就这样坚持了整三年。
然而就在半月前,秦先生病情出现新的变化,他感觉胸闷气短明显加重了,不活动有时都有胸闷,并有咳嗽、咳痰。家属医院,心脏超声检查已提示:心脏已明显扩大(左心室舒张末径达到74mm,比正常人大了30-40%),心脏收缩功能明显下降。此时的秦先生仍然不愿住院,在门诊服用了芪苈强心胶囊等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还是一动就喘。回去后听一医院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病区域诊疗中心,医院联合诊疗基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有独特疗效,于是他们慕名寻医院求治。
术前造影
医院心血管病科二病区刘晓雨大夫为秦先生进行了系列检查,根据患者的病史、心电图结果异常、心脏超声、CT等检查结果,病区主任洪衡查房后考虑患者此次发病主要和患者心功能差有关,并且合并肺部感染,病根就在3年前的心肌梗死。可惜患者3年前没有及时就诊,耽误了救治时间,由于心肌坏死及缺血,现在心脏已明显扩大,再不正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针对秦先生的严重病情,洪主任为他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使用抗感染、抗栓、调脂药结合通心络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特色中药控制住患者病情。
经过大约6天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洪衡主任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目前病情的严重程度,3年前患者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能一错再错!查清血管情况非常重要,也为下一步干预治疗指明方向!秦先生及家属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一致同意行冠脉造影检查了解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
冠脉造影提示:患者3根主要冠状动脉均有病变,其中两支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回旋支)完全闭塞,前降支闭塞于中段,回旋支闭塞于远段,右冠状动脉给这两根血管均有侧枝循环,但显然不够用。洪衡主任和患者及陪床家属交代了造影检查的结果,由于害怕开胸手术,患者及家属拒绝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但考虑到前降支血管开通对心功能的改善意义较大,患者希望洪主任采用微创的方式尝试开通这根血管。患者前降支闭塞时间已达3年,而且合并钙化,闭塞段较长、钝头等特点,按照目前国际通用的慢性闭塞病变评分(J-CTO)评分,已达3分,属于非常困难的病例。洪衡主任也与患者及家属交代了可能手术失败的可能性,患者及家属说:“我们相信您!”
手术开始后,洪衡主任发现这个病变的处理果然和预想的一样非常不容易,软一点的导丝根本无法通过病变。洪主任果断更换了硬导丝(GIAI3导丝),在其他导管的配合下,小心的一点点调整导丝走向,有时似乎快成功了,造影却发现并未真正到达远段真正血管腔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晃又过了几个小时,经过精心细致地操作,洪主任最终操作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并证实在血管真腔,成功于前降支置入支架2枚,刷的一下前降支血管久违的血流恢复正常了!洪主任及手术团队每一个人看着显示屏中那根恢复正常的血管都欣慰的笑了!洪衡主任略显激动地说:“硬的导丝如果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血管穿孔甚至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真的很高兴能顺利开通堵了这么久的血管,并且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这根血管的开通对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意义重大!”
手术成功的秦先生被护送回病房后,又经过了一周的康复治疗,原来的那些症状完全消失了,活动起来觉得轻快多了,达到出院条件了!出院那天,患者一家非常高兴,一家人对医护人员连声道谢,医院心血管病科二区的医护团队高超的技术、精心的诊治、敬业的精神!
最后,洪衡主任提醒大家:心梗发病虽然突然,但其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征兆,例如胸痛、胸闷,肩背、上肢疼痛且疼痛较剧烈不易缓解,咽喉部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大家出现相关症状应提高警惕,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心梗越早治疗越好!
专家简介
洪衡
主任医师
心血管二病区主任
医院心血管病科二病区主任,医院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医院知名专家顼志敏教授,主要从事心内科临床及导管介入诊治工作。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美国medline数据库收录7篇。
业务专长:主要从事心血管病科临床及导管介入诊治工作,熟练掌握经股动脉、经桡动脉或经尺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手术,可完成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处理,具备起搏器植入技术,熟练及参与各类电生理射频消融手术并富有相关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 -医院
医院
医院
省医院
推行“会员制慢病管理”服务
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fa/1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