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医务工作者太拼了,一个晚上两名医生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万幸……”7月7日晚至8日凌晨,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两名突发心梗的患者,而且他们均是本院医生!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心脏“风暴”,医院胸痛中心充分发挥急救优势,开通绿色通道、行急诊心脏冠脉介入术、打通血管植入支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上演一场教科书级的“生死时速”!
揪心!反复胸闷、胸痛竟是“心肌梗死”?
7月7日晚,休息在家的放射科周医生突发胸痛、胸骨后压榨感、喉咙部紧缩感、伴大汗淋漓并逐渐加重,遂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急诊科。
图源:图虫创意
急查心电图为典型心肌缺血表现,肌钙蛋白I明显升高,心内科孙勇主治医师会诊考虑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建议立即行急诊冠脉介入术。紧急术前准备后,心内科杨秦南副主任带领孙勇医生及导管室护士展开手术,快速完成血管穿刺行冠脉造影发现:周医生冠脉三条血管均严重狭窄、右冠接近闭塞,且已合并心衰,命悬一线;杨秦南副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快速开通右冠并植入支架,随后在前降支高度狭窄病变也植入支架,同时开通2条血管,患者心脏血供恢复,转危为安。
当心!凌晨5点突发胸痛,也是心梗在捣鬼?
然而,没过多久,又一名心梗患者来就诊,竟然也是本院医生!原来,儿科杨医生凌晨5点在家突发胸闷痛、大汗淋漓等,顿感医院急诊科,查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按胸痛中心流程启动急诊冠脉介入,心内科介入团队10分钟内即准备就绪。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又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争夺战展开,开放深静脉、给予血管活性药物、负荷抗血小板药物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患者被送进心脏介入中心行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同样是杨秦南副主任团队进行手术,心内科主任洪长江闻讯也立即赶到导管室指导抢救。造影结果示杨医生前降支近段闭塞,立即血栓抽吸、球囊扩张,顺利开通闭塞血管并植入支架,30分钟内完成介入手术,患者被转入CCU……
图源:图虫创意
短短几个小时内,因为急性心梗,连续两名治病救人的医生成了被救的病人,而这两名医生之所以在这场紧急的心脏“风暴”中有惊无险,得益于及时的就医和教科书式的施救。经过CCU医护人员精心照护,两名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随后转至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医院常务院长周颖玲,党委书记、副院长向继云,医务部,工会,人力资源部及各科室同事均十分关心,多次前往探望!
常务院长周颖玲,党委书记、副院长向继云探望杨医生
工会主席张中平主任、医学影像科主任周成、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莫秋兰、党办负责人赖金云探望周医生
连医生都猝不及防的心梗,到底是什么“梗”?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造成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急性坏死。洪长江主任指出:冠状动脉血管被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恢复血流,存活的心肌就越多,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大。目前急性心梗是导致猝死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最近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急性心梗病例超过万,死亡率在30%以上!而每年报道的案例中,医生突发心梗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医务工作者责任重、压力大、高负荷、生活不规律,是急性心梗的好发人群。但是大家不必慌,急性心梗是可以预防的;“一般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生急性心梗,这两名患者有多年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这些都是急性心梗的高危因素,需高度警惕!”洪长江主任提醒道。另外,医务人员因工作性质,往往无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jz/13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