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的新理念——体外心脏震波治疗
作者:何青
文章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23(3)
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现患冠心病人数万,年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91例/10万人,农村为.67例/10万人。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但在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血管病变严重、已行冠脉血运重建包括PCI和(或)CABG血管又出现堵塞病变、各种原因不适合行PCI和CABG等治疗的患者,尤其是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无法用目前常用的内外科手段改善心肌血供,严重心肌缺血导致心力衰竭,影响生活质量进而危及患者生命。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ardiacshockwavetherapy,CSWT)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它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的特点,为针对终末期冠心病和难治性心绞痛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CSWT利用超声定位,依靠心电图门控技术触发,对所确定的心肌缺血靶区域释放脉冲式声能量(震波)。震波在心肌组织细胞内产生机械剪切力和空穴效应,通过一系列的作用机制,诱导局部心肌一氧化氮的合成及多种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促进缺血区域的毛细血管生成和局部微循环重建,从而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脏事件。且未发现心脏震波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
体外实验显示,CSWT能够显著对抗缺血/缺氧介导的细胞凋亡,提高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水平,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功能。在前期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中,CSWT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CSWT技术由欧美和以色列研发。年瑞士STORZ?MEDICAL公司研发出全球第一台无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CSWT治疗仪,并于年通过CE认证。目前,该项技术在欧洲多国如瑞士、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和亚洲的中国、日本已获得应用。年,医院于国内首先开展了CSWT临床研究;年,昆明医院也引进瑞士CSWT治疗仪,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的探讨;年,医院在北京地区首先开展CSWT相关工作,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同时从动物实验和分子生物学角度进行了探索,步步深入地探讨震波的可能机制。
与此同时,医院医院、医院、上海医院等也相继进行了此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国内的仿制设备也应运而生,并投入临床的研究和使用。震波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病例不断增多,经验也不断积累。多个中心的临床观察均显示,CSWT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SWT能够有效改善严重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并提高心室局部的收缩功能,对于心绞痛和缺血的治疗效果可持续1年。在安全性方面,CSWT未见明显相关的不良反应。
本期专题,特邀来自上述几家开展CSWT研究和治医院学者,介绍分享她们的经验和成果,希望借此能够为广大的心血管医生开拓治疗冠心病的新思路。
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无
参考文献
心内空间
一起分享医学的点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fa/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