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危妊娠管理?
高危妊娠管理是指妊娠期有某种并发症、合并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的情况。
高危妊娠人群是发生孕产妇死亡的高危人群。通过实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怀孕至产后42天的孕妇进行妊娠相关风险的筛查、评估分级和管理,及时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是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
妊娠期评估与管理
一、按5种颜色进行妊娠风险分级评估
根据孕妇相关情况,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别以“绿(低风险)”、“黄(一般风险)”、“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紫(孕妇患有传染疾病)”5种颜色进行分级标识。绿色,低风险孕妇基本情况良好,未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
黄色,一般风险
基本情况
1、年龄≥35岁或≤18岁;2、BMI>25或<18.5;3、生殖道畸形;4、骨盆狭小;5、不良孕产史(各类流产≥3次、早产、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异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6、瘢痕子宫;7、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5cm;8、盆腔手术史;9、辅助生殖妊娠孕产期合并症
1、心脏病(经心内科诊治无需药物治疗、心功能正常):①先天性心脏病(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乐式四联症修补术后无残余心脏结构异常等);②心肌炎后遗症;③心律失常;④无合并症的轻度的肺动脉狭窄和二尖瓣脱垂;2、呼吸系统疾病:经呼吸内科诊治无需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3、消化系统疾病:肝炎病毒携带(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4、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目前病情稳定肾功能正常);5、内分泌系统疾病:无需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泌乳素瘤等;6、血液系统疾病: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LT?50-×/L)但无出血倾向?;②妊娠合并贫血(Hb?60-g/L);7、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等;8、免疫系统疾病:无需药物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9、尖锐湿疣、淋病等性传播疾病;10、吸毒史?孕产期并发症1、双胞胎妊娠;2、妊娠早产;3、胎儿宫内生长受限;4、巨大儿;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除外红、橙色);6、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7、羊水过多或是羊水过少;8、≥36周胎位不正;9、低置胎盘;10、妊娠剧吐橙色,较高风险
基本情况1、年龄≥40岁?2、?BMI≥28?孕产期合并症?
1、较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
①心功能Ⅱ级,轻度左心功能障碍或者EF40%~50%;
②需药物治疗的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等;
③瓣膜性心脏病;
④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
⑤经治疗后稳定的心肌病;
⑥各种原因的轻度肺动脉高压;
2、呼吸系统疾病:
①哮喘;
②脊柱侧弯;
③胸廓畸形等伴轻度肺功能不全;
3、消化系统疾病
①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
②仅需药物治疗的肝硬化、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
4、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5、内分泌系统疾病:
①需药物治疗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泌乳素瘤;
②肾性尿崩症;
6、血液系统疾病:
①血小板减少(PLT?30-50×/L);
②重度贫血(Hb?40-60g/L);③凝血功能障碍无出血倾向;
④易栓症;
7、免疫系统疾病:应用小剂量激素(如强的松5-10mg/天)6月以上,无临床活动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IgA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8、恶性肿瘤治疗后无转移、无复发;9、智力障碍;10、精神病缓解期;11、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失神发作)、重症肌无力(病变波及四肢骨骼肌和延脑部肌肉)等?孕产期并发症1、三胎及以上妊娠;2、RH血型不合;3、疤痕子宫,距上次剖宫产手术<18个月;4、疤痕子宫伴中央性前置胎盘或伴有可疑胎盘植入;5、各类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宫角妊娠、子宫肌瘤挖除术等)≥2次;6、双胎、羊水过多伴发心肺功能减退;7、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8、原因不明的发热;9、产后抑郁症、产褥期中暑、产褥感染红色,高风险孕产期合并症
1、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50mmHg),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
②复杂先心(法洛氏四联症、艾森曼格综合征等)和未手术的紫绀型心脏病(SpO2<90%);Fontan循环术后;
③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瓣口<1.5cm2),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50mmHg)、马凡氏综合征等;
④各类心肌炎;
⑤感染性心内膜炎;
⑥急性心肌炎;
⑦风心病风湿活动期;
⑧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
2、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反复发作、肺纤维化、胸廓或脊柱严重畸形等影响肺功能者;
3、消化系统疾病:重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严重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影响孕产妇生命的疾病;
4、泌尿系统疾病:急、慢性心脏疾病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5、内分泌系统疾病:
①糖尿病并发肾病Ⅴ级、严重心血管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周围神经病变等;
②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心脏病、感染、肝功能异常、精神异常等疾病;
③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相应系统功能障碍,基础代谢率小于-50%;
④垂体泌乳素瘤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偏盲等压迫症状;
⑤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伴有明显的多饮、烦渴、多尿症状,或合并有其他垂体功能异常;
⑥嗜铬细胞瘤等;
6、血液系统疾病:
①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小板减少(<30×/L)或进行性下降或伴有出血倾向;
③重度贫血(Hb≤40g/L);
④白血病;
⑤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
⑥血栓栓塞性疾病;
7、精神病急性期;
8、恶性肿瘤:
①妊娠期间发现的恶性肿瘤;
②治疗后复发或是发生远处转移;
9、神经系统疾病:
①脑血管畸形及手术史;
②癫痫全身发作;
③重症肌无力;
10、吸毒;
孕产期并发症
1、三胎及以上妊娠伴发心肺功能减退;
2、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3、红色预警范畴疾病产后尚未稳定;
紫色,孕妇患有传染性疾病
所有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结核病、重症感染性肺炎、特殊病毒感染。二、划分助产机构妊娠监护类别,归类管理
根据助产机构的人力配备、人员资质、年分娩量等情况,将助产机构妊娠分享监护能力由低到高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类,分别对应监护最高妊娠风险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类别的孕妇;紫色对应患有传染病的孕妇,按照传染病防治要求由相关医疗机构管理。三、开展妊娠管理
强化首诊筛查责任。助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首次建档的孕妇实施妊娠风险因素筛查;对妊娠风险筛查阳性的孕妇进行首次妊娠风险评估;根据孕妇妊娠风险评估结果,按颜色分级标记。助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妊娠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妊娠风险分级和对应管理措施。四、高危妊娠的监护与随访
对于超出机构监护能力的高危孕妇,助产机构应该给予转诊指导,不应超范围监护。五、高危妊娠孕妇管理
高危妊娠孕妇应由专科门诊及时落实追踪与随访,或收入高危妊娠病房进行严密监护与处理。产时、产后风险评估与管理
助产机构应积极地就地救治,严重的产时并发症的孕产妇应参照严重高危妊娠做好产时及产后的孕产妇保健管理。从分娩到产后42天,助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有关要求,对产妇再次进行风险评估。想要了解更多,赶紧来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fa/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