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加味等治疗心肌缺血阵发性胸闷胸痛心悸
患者,邵某,男,52岁,年11月初诊。
患者自述阵发性胸闷,胸痛一年余,加重一周。一周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心悸、胸闷、发憋,心前区刺痛前来就诊,询问患者一年来一直服用丹参片、地奥心血康、消心痛等药物。
因近期症状加重,又觉天天服药繁琐,特来要求服用中药以治其本。
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
刻下症见:心悸气短,胸闷不适,心烦易怒,口唇紫暗。
舌脉:舌质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气血瘀滞,阻遏心脉。
治法:养血活血,逐瘀通脉。
处方:。
熟地黄15克,川芎6克,白芍10克,当归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丹参15克,三七粉3克(分冲),6剂。
二诊:服上方后,泻下黑色溏便3次,胸闷不舒,心悸气短明显好转,仍偶有心前区疼痛。
为巩固疗效,效不更方,再进6剂,服药后诸症消失。
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嘱患者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悦,忌烟禁酒,少食肥甘厚味。
随访两月未复发。
按:
中医学并无心肌缺血的病名,但根据病变部位及其病变症状应归属于“胸痹”的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阻塞及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与中医所说的瘀阻心脉相吻合。
桃红四物汤源于《医宗金鉴》,由妇科名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
熟地、白芍滋阴养血为主;当归、川芎同为血中气药,当归以养血为最,川芎以行气为妙,二药相合气血兼顾助熟地、白芍行气活血,散瘀通脉;桃仁破瘀力强,红花行血力胜,二药并用瘀祛则血行自畅,血畅则缺血自除;丹参色赤入血分,善通血脉,活血化瘀;三七入血分养血去瘀,为理血之妙品。诸药合用相互促进,活血、逐瘀、通络之效益彰。且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三七药理研究可增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为治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供血不可缺少的药物。(魏磊案)
更多医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fa/1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