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太品,针灸博士,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历时近6年研究,由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本人硕士和博士导师)带领团队开展《针灸辅助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其成果于年7月29日刊登在世界顶级杂志: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杂志《JAMAInternalMedicine》(IF=20.),向世界证明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每年造成多万人死亡,到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可能还会增加到每年多万人死亡。我国人口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肌缺血的主要症状,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心脏猝死的风险增加有关。每年有万40岁以上的人患有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病率为9.6%,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这对医疗保健和医疗成本构成了相当大的负担。
目前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理学治疗目的是预防心肌缺血发作,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事件。由于医疗资源有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绞痛没有明显改善。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在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心功能和预防复发方面。
梁繁荣教授研究团队共招募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敏化穴位组、非敏化穴位组和非经非穴组患者每周针刺治疗3次,共针刺4周12次,每组患者均根据国际指南接受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敏化穴位组针刺可显着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心绞痛发作程度,提高6分钟步行测试得分,改善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的大部分评分;研究还初步探讨了针刺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梁繁荣教授为针灸界领军人物,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前任校长、世界针灸学会副会长、2项国家“”项目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改革开放70年庆典之际获国家人社部及国家卫健委授予的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目前梁繁荣教授被聘任为云南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专家工作站—梁繁荣专家工作站坐落于云南中医药大学。
前期治疗主要是针对敏感穴位治疗,为了进一步扩大寻找探索敏感穴位,梁繁荣教授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临床研究”(编号:),该研究目前在云南设立研究分中心,由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教研室郭太品博士团队承担研究,本研究主要有是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调查敏感穴位,主要是采集穴位温度、穴位压痛感等。
凡属于心脏动脉阻塞50%以上
或者做个心脏支架(PCI)手术的,都可以参加!
凡属于参加研究的均可获得应用前期研究成果在内的12次针灸治疗(价值元),目前已经有20余人通过针灸改善了心痛、胸闷、乏力等症状(课题研究主要是调查敏感穴,治疗纯赠送)。
报名
童医生
徐医生18314537
赵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1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