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来了两位胸痛患者,都是男性,年龄也都是50多岁的中老年人。
其中一个患者,医生看了心电图,问了几句,就确诊:心肌梗死,必须马上开通血管。造影显示确实心脏一根大血管堵塞,证实了医生的诊断。
另一位患者,医生看了心电图询问后,说怀疑心肌梗死,但需要等抽血化验结果,才能确定是不是心肌梗死。等抽血心肌酶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是心肌梗死。
为什么都是心肌梗死,一个看下心电图就能确诊,而另一个要等抽血化验心肌酶才能诊断呢?抽血化验需要等待,这样会不会耽误患者病情呢?
目前心血管医生诊断心肌梗死,根据三个指标:症状、心电图、心肌酶。
症状是指患者的不舒服,比如胸痛、心前区疼痛,伴大汗、胸闷憋气等症状,持续不缓解。这是比较典型的心肌梗死的症状。
单纯依据症状不能诊断心肌梗死,因为症状只是患者的自我描述,误差很大,一方面心肌梗死有很多表现,另一方面每个人对于症状的敏感性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单纯依靠症状诊断心肌梗死,不可靠,必须有客观指标,那就是心电图或心肌酶。
当患者有心肌梗死的症状时,第一时间肯定要做心电图,心电图有两种情况:
01心电图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当发生这种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会有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专业术语讲就是T波高尖、ST段抬高、ST段回落、T波倒置、Q波形成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这种心肌梗死,一般就能通过症状+心电图确诊,因为这种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比较典型,可以说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不是心肌梗死。
02心电图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种心肌梗死,心电图并没有上述ST段抬高型的表现,一般只是ST段压低的表现,和平时的心肌缺血基本上一样。这时候单纯靠症状+心电图,无法判断是不是心肌梗死,但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不是心肌缺血。
虽然可以初步判断就是心肌缺血,但还不能确诊心肌梗死,也不能排除心肌梗死。需要抽血化验心肌酶,心肌酶的化验需要时间,等心肌酶或肌钙蛋白化验结果出来后,才能确诊或排除心肌梗死。
第一位患者属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所以做完心电图,结合症状就能确诊;而第二位心肌梗死患者属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所以,必须等心肌酶回报才能确诊。如果心肌酶正常,那么就可以排除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风险最高的致残致死性疾病之一,它最大的危害就是死亡,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心功能下降心肌梗死会导致一定面积的心肌坏死,从而使心脏功能受损引起急性或者慢性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坏死,心脏电传导紊乱,可以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如室速、室颤的致死性的恶性心律失常。
3机械性并发症心肌坏死后,这一部位的心肌就变薄了,但心脏收缩的压力还会传到这个部位,就可能出现心脏破裂、心脏室间隔的穿孔或者心室壁向外突出,形成室壁瘤。心脏破裂救治的难度非常大,需要紧急外科手术,而室壁瘤容易形成血栓,导致一系列的栓塞事件。
心肌梗死严重的可以表现为猝死,因此需要积极防治。缺血预适应训练技术是全球心脑医学专家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应用证明缺血预适应治疗方法是有效的,被医学界认为是一种安全的内源性物理疗法。可提高人体全身器官组织抗缺血缺氧能力,对心脑血管尤其是冠心病、心肌损伤、脑梗等病症有良好的预防及康复治疗作用,有效避免心梗、脑梗等恶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sl/1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