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罗氏诊断急诊专题研讨会近日在美丽江城——武汉成功召开。此次急诊专题研讨会以“协同、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为检验和急诊学科专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围绕急诊常见疾病从不同角度切入的分析与讨论,推进急诊诊治工作朝着更加准确、高效的方向发展。
本次会议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检验科孙自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急诊是一个具有高风险、高强度的全科医学,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和临床医生看待问题的视角既有交集也有相互不了解的局限之处,将两大科室的医生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见,思想上互通有无,有利于急诊疾病诊疗过程更加快速顺畅且有的放矢。”
孙自镛教授
争分夺秒,医检协作,抓住急性胸痛诊断先机临床思路:解读最新共识,理顺急性胸痛急诊诊疗流程
医院急诊科詹红教授结合临床实际,解读了《急性胸痛急诊诊疗专家共识()》(简称《共识》)相关内容。詹红教授指出:“目前急诊工作状态已从依赖专科分诊,向利用横向思维、不完全依赖专科的急诊全科医学模式转换,对于急诊医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如何快速、专业、准确地处理以急性胸痛为代表的急诊危重症,考验着急诊每一位医务工作者。”
詹红教授
根据《共识》,急性胸痛救治流程应围绕指导方针: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正确分流,科学救治。诊疗过程以急性胸痛早期流程优化和快速准确鉴别为重点,因为高危胸痛患者的救治是与时间的赛跑,患者缺血的每一分钟都有意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每延误30分钟,1年相对死亡风险增加7.5%[1]。如何最大限度缩短患者总缺血时间是急诊诊疗的重要课题,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也成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yzl/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