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缺血治疗 >> 心肌缺血怎样治疗 >> 正文 >> 正文

11大于2,中西结合如何防治冠心病

来源:心肌缺血治疗 时间:2022-4-13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

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

哪些危险因素会引发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如何防治冠心病

中医何时介入

具体有哪些手段

医院心病科汤诺主任医师

向大家介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五大类型

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常见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脂、吸烟、年龄等。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中西医结合如何防治冠心病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冠心病,目前除了药物治疗外、冠脉支架植入术和冠脉搭桥都是其主要手段。虽然手段多样但冠心病导致的治残、致死率仍然非常高,支架后的再狭窄、冠脉搭桥术后的血管再狭窄仍有一定比例,新发冠心病在中国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此外,手术后的冠脉微血管病变和心肌微血管病变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冠心病通常表现为胸闷痛为主,通常归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认为胸痹的病机主要是“阳微阴弦”,也记载了对胸痹治疗的10余张方药,至今还指导着现代中医的临床应用,包括后世和现代的许多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剂也来源于此。用现代语言来讲,中医认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标实以血瘀,痰湿,气滞,寒凝为主,包括热毒本虚主要是气虚,阴虚,血虚、阳虚。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显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无论在理论、实践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说都是可行的。

中医的介入时机和手段

预防阶段

针对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和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特点,在有经验的中医心血管医生的辨证论治下,大多能准确辨证,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起到有效调控血压、血糖、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调节情绪和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进而起到治未病的作用。

治疗阶段

基于中医的理论的传承和发展,综合现代病理生理,现代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通过中药的临床精准辨证,通常从祛除患者“痰瘀”之邪为主,扶助正气本源,常能起到抑制冠状动脉斑块进展,长期服用甚至可以起到逆转斑块,改善心肌功能,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预防疾病进展到心肌梗塞的阶段,长期的中医综合调治是其关键。

康复阶段

许多冠心病患者由于早期认知不足或者未能进行有效的防治手段,往往进入到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多支冠状血管病变导致进行手术治疗,甚至死亡。虽然手术暂时稳定患者的危机时刻,到后期的康复和防治疾病进展任重而道远。此时的西药和中药的联合治疗往往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对术后的心肌功能康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冠脉血管再狭窄的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yzl/10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