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完成诊断、启动急救措施;7分钟启动导管室;救护车绕行急诊;D-to-W(患者进门到导丝通过病变时间)用时仅为28分钟。
近日,医院曹路门诊部和总院医护联手共同完成了这场生死时速救援,刷新了该院胸痛中心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新纪录。
对此,医院胸痛中心主任庄少伟表示,这场救援的成功离不开曹路门诊部与总部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不仅为曹路地区居民解决了当地就医难的问题,更为心梗患者提供了快速救命通道。
曹路门诊部缓解居民“看病难”
据介绍,曹路地区居民许多是十多年前浦西拆迁而来的,至今已达30万人口。“大多数曹路医院看病,有的甚至要赶回浦西。”庄少伟主任说道。然而,直至年,曹路地区的医疗资源仍然并不丰富,医院距离10公里。由于没有地铁,居民只能公交出行,往往要花费半小时以上。
为缓解曹路地区居民“看病难”问题、进一步优化地区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和功能、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深化“家门口”医疗服务,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将推动曹路地区增设医院曹路门诊部作为重点调研的课题内容。
12月18日上午,医院曹路门诊部正式启用,虽然只有三层楼,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门诊部开设的科室齐全,而且医院的专家,满足了居民“看专家难”的需求;更让居民满意的是,门医院水平的儿科和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科,填补了区域内医疗服务空白。
“医生群”无缝对接患者看病全程
“曹路门诊部目前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的就医需求,但涉及一些复杂的检查、处理则仍需患者至总院进一步治疗。”庄少伟主任坦言。针对这一问题,尤其对于急需尽快救治的心梗患者,曹路门诊部与总院胸痛中心的医生护士特地建立了一个“医生群”。在曹路门诊部就诊的患者,如需进一步治疗,接诊医生可于第一时间在“医生群”中分享患者资料,总院医护人员接收后,提前准备患者所需医疗资源,不浪费一分一秒在路上,医院就能享受到所需的治疗。“即使是一些需要造影检查的患者,医院门就会接到总院医务人员的电话,进一步确认检查时间,安安心心等待检查。”
庄少伟主任指出,“曹路门诊部进行的是同质化管理,与七院总院并无二致。我们不同科室的医生会轮流到曹路门诊部进行坐诊,因此患者无须担心医疗质量。而对于无法在曹路门诊部解决的问题,两院之间更开设了绿色通道,通过所有医护人员的‘线上群’来进行无缝对接。什么时候看病、怎么看病,看完病应该如何定期检查等等,都会由专业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安排,解决了曹路地区居民十多年来的就医难题。”
医院胸痛中心简介
年发布的《年度第三批中国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名单》中,医院胸痛中心榜上有名,标志着七院的胸痛中心正式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其中,胸痛中心的脏器康复(心血管疾病方向)也是浦东新区级高原学科。
特色和优势
一、胸痛中心—24小时开放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
国家标准的区域联合体“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覆盖外高桥保税区医疗联合体(高桥、高东、高行、凌桥、浦兴、沪东、曹路及金高等),24小时待命急诊手术。急诊手术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小组轮流值班,24小时保持通讯通畅,快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患者进门到开通血管”时间不超过90分钟,已挽救了大量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并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二、“心脏康复”治疗
大量询证学依据显示心脏康复能够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再发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该中心是上海率先开展“心脏康复”及“双心”治疗的中心之一,由该中心联合功能康复及心理康复学科,多学科协作建立了完整的心脏康复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心脏专科医师、护士、心脏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目前已开展的工作为I期院内CCU级普通病房康复,未来将开展的工作为II期门诊康复和III期院外社区家庭康复,康复全程均有心脏康复团队的跟踪、指导和随访。心脏康复治疗涵盖了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多种心脏疾患。
新民网出于传递企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jz/1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