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宋代诗人曾几写过这么一首诗: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即夏天最热的时候。
大暑饮食需谨慎
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夏日饮食不宜过饱,只吃七八分饱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应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
此外,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等,或将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多食新鲜蔬菜及瓜果,需注意洗净削皮或淡盐水浸泡后食用。
1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远离湿热,预防中暑。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
2
饮食应注意清热解暑
大暑时节的饮食,应增加健脾利湿类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诸如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养生应注意这些
预防中暑
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或者从事体力劳动。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运动量不宜大
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以及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都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暑气
大暑炎热,许多人会打开空调,为了保存冷气,很多人不喜欢开窗通风。但这样很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浊,导致人容易犯困、呼吸有压力甚至感冒。建议每2-3小时通风一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此外,经研究发现,人体感觉最舒适、最健康的气温为26℃,室内外温差尽量不超过7℃,所以在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应设置过低,避免增加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
转自《CCTV4》
注: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jz/1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