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医生,我这支架很难下吗?为嘛还要做心脏核磁这些东西啊?”
“大娘,别紧张。您这支架不难下,就是我们得看看有没有必要多下几个。”
前几天一个老患者因为心绞痛发作再次住院。说起来这个心脏病大娘确实不太幸运。五年前就身患心肌梗死(前壁)医院药物治疗,2年前再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在我这儿紧急进行了右侧冠状动脉的支架植入治疗。当时的造影还显示,左侧冠状动脉的两个分支(前降支、回旋支)中,前降支已经完全堵死,另一分支(回旋支)虽有狭窄,但还没有到下支架的程度。
这次复查心脏造影,原来的支架没有问题,左侧冠状动脉的分支(回旋支)狭窄加重明显,结合心电图,确定胸痛的症状和它相关,进行支架植入确定无疑。但是另外一个完全堵死的分支(前降支),需不需要一起开通它呢?如果开通,手术倒是不难,但是至少需要2-3枚支架,价格不菲,而这支血管支配的心肌已经坏死多年,就算是下了支架,真的能给心脏带来好处吗?
最终,我们通过完善心脏核磁确认,那根堵死的血管(前降支)所支配的心肌大面积坏死,都形成了室壁瘤(心肌彻底坏死且产生组织变性的表现)。和开通它所需支架的高额费用以及手术风险相比,开通后的获益微不足道。所以我们仅在另一侧狭窄加重的回旋支植入完支架后就结束了手术。患者心绞痛的症状也消失了,隔日便康复出院。
给冠心病患者下支架容易,评估患者是不是真的需要下支架,难!
我们只有明确了心脏病患者进行支架治疗的真正目的,才能评估病人是否因为支架的植入而获益,才能更好的决定是不是需要心脏病支架治疗!
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心脏病患者可能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下支架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通畅狭窄甚至闭塞的血管吗?”这只说对了一半。冠心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恢复正常的心肌供血,只有心肌有了足够的血液灌注,才能维持心脏的正常工作。就如同汽车的发动机,如果只是油路(冠状动脉)通畅,但是发动机(心肌)出了问题,汽车照样开不动啊!
所以,下支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恢复心肌供血、挽救存活心肌。如果开通闭塞的血管后可以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心脏功能也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恢复;反之,对于已经闭塞多年的血管,它所支配的心肌都已经缺血坏死,即使开通了闭塞的血管,也没有心肌可以“死而复生”,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真的值当吗?更何况这种手术的术中风险还真不低。
我们如何评估开通闭塞血管后是否真的获益呢?
能挽救存活心肌就是获益!多挽救一分,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健康就多一份保障!所以评估闭塞血管支配范围内是否还有存活心肌是核心。
为什么存活心肌那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存活心肌和坏死心肌的区别了。坏死心肌是指心肌细胞由于严重的缺血而导致崩解,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当冠脉血流得到恢复后,心脏的功能也不会得到改善。而存活心肌还具有潜在的心功能的储备,当冠状动脉血流恢复后都能够全部或部分恢复心功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挽救存活心肌,即使花费不菲甚至是冒一定的手术风险都是值得的,因为健康的获益远大于付出。而坏死的心肌,我们是否要“大动干戈”就要再三权衡了。
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有了不少评估存活心肌的方法,比如心脏核磁、心肌核素检查甚至PET等等。目前已医院可以成熟的开展这些技术,更好的为心脏病患者服务。
风险和获益始终是医生和患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对于闭塞血管的治疗,虽然困难重重,但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必将攻克难关。我们的心脏病科医生时刻在努力,我们的心脏病患者也要抱有积极的信念!有信任才能一路前行。
(注:目前世界上关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是否开通的两大研究:DECISION-CTO研究与EUROCTO研究,试验结果并不相同。但是由于这两个研究各自的试验局限,并不能决定性的指导慢性闭塞病变的治疗策略。心脏病医生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通,比如闭塞病变的临床特点、全面评估患者支架手术的风险等等,再个体化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猜你还想看;
几万的心脏支架,放了之后还能活多久?心脏支架的寿命是几年?
心肌缺血是心肌供血不足的一种表现,该怎么办呢?
治疗冠心病的“特效药”,便宜又绿色安全,却无人知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fa/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