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冠心病叫做“胸痹”,
其疼痛只是疾病的结果,
它的形成有一段很长的病理过程。
由于长期阳气虚衰或气血不足,
导致血行不畅,
凝聚为痰瘀,
最终堵塞脉道而引发疼痛。
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寿命延长,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约万,约占疾病总死亡人数的45%,是我们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而这其中冠心病尤其耳熟能详,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普遍大众又没有真实防治能力,本期我们延请了王彦军大夫为我们解答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病上的优势。
中医辨证下的“冠心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就是指某种原因造成的心脏和血管发生了病变,而如果病变血管发生在心脏的话,我们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冠心病”,冠心病即是心脏上面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中医把冠心病叫做“胸痹”,其疼痛只是疾病的结果,它的形成有一段很长的病理过程。由于长期阳气虚衰或气血不足,导致血行不畅,凝聚为痰瘀,最终堵塞脉道而引发疼痛。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中医积累了系统的关于冠心病的理论和治疗经验。
“此病的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指心脏虚弱,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不耐劳累、不耐邪侵而病;标实是指痰饮、瘀血。气滞、寒凝、火邪等。
老年人脏气虚弱、气血不足,易致痰浊内停、血行不畅,是形成本病的病理基础。
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气为血之帅,气是血液在人体内循环的推动力,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肾气不足,正气虚弱,体内储存的气就会不断的减少,逐渐导致气虚。
血为气之母,气虚导致血液前进的动力不足,血液就不能在全身正常流通,血行缓慢,使心脑血管等得不到正常的供血,血管老化或硬化,严重时发生脉络瘀阻。
所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补气是关键,气足则血通,血通则瘀去,痕去则病除。
病在心脏,从脾论治中医之所以能够解决一些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心血管疾病问题,关键在于其“整体”观念。五脏有各自的生理机能和特定的病理变化,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王大夫认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其病机在于病人的心脾两脏气虚,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故痰浊形成,堵塞心脉而发病。
临床上发现,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症)、心衰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脾胃症状。因此,要治疗这个病,不能光是活血化瘀,而是要健脾益气、活血化痰,称之为‘调脾护心’法。我们采用‘调脾护心’法来治疗病人,发现对于减轻病人的症状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作用非常明显。”
与西医思维不同,中医的“调脾护心”法不是治疗某种心血管病的特定办法,而是可以灵活运用到不同的情况当中。
王大夫举了几个例子:例如冠心病患者,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扩管、抗凝;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会行PCI术(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但其不足之处为容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介入治疗虽能迅速重建血运,但并不能从根源上阻断冠脉狭窄的再发,也未改变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通过“调脾护心法”,可恢复脾之运化功能,气血生化充足,血得气行;健脾以杜生痰之源,标本同治。
除补气健脾外,可加理气健脾消食的枳实、陈皮、谷芽、麦芽等。又如对于需要抗凝活血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中医“脾统血”的理论,可以通过益气健脾而活血,通过健脾亦可以达到防治出血的作用。
“因此,抗栓和防治出血在中医治疗上是统一的,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西医使用抗凝药物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难题!”再比如心衰的患者,除了有气促、肢肿等症状外,常伴有心悸、咳嗽、咯痰、口渴、失眠、纳差、腹胀、怕冷等不适,西医单纯使用抗心衰药物不能完全改善这些症状,中医采用“调脾护心法”,加用党参、北芪、白术等健脾益气之品,可以显著减轻症状。
还有就是可以运用中医调脾护心的方法,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像降脂药这些,我们根据血脂水平减量或半量处理,然后结合使用中医药的方法,减少副作用和部分替代西药。
按照中医的理论,血脂的产生属于痰浊的范围,调脾可以减少痰浊,血脂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下来了。中医还说“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由于西药的降脂药对肝脏损害大,因此应通过健脾来护肝,达到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调养情志,健脾护心,点按穴位更方便
疾病的过程大部分时间以预防和康复为主,到医院的时间是相对较少的。我们广大中老年人如何在日常做好心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工作?王大夫认为,精神的调护是最重要的,情绪压力对人心脏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比运动时更严重,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情绪的压力对血管会产生压力,而且这样的伤害有的时候当事人不太知道,也不太感觉得到。所以,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是预防和康复心血管病的关键。
“那平时我们可以点按那些穴位来保护心脏呢?王彦军大夫这里给了我们几个方便法,轻轻松松就可以保护到心脏。
”-点揉内关-
位置:在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点揉约1分钟后缓缓放松,点揉双手后以结束治疗,两手交替点揉对侧。每天不限时段、场所,均可操作。
治疗作用:内关穴是全身对心脏调节作用最强的穴位之一。点揉内关穴能够有效提高心肌无氧代谢的能力,令心肌在缺血缺氧环境仍能正常工作。点揉两侧内关穴各1分钟能强心,调节心律,缓解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
-点揉神门-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方法:点揉每侧各1分钟。此手法最适合晚间睡前操作。
治疗作用:神门穴是全身安神养心最好的穴位之一。点揉此穴能够松弛白天过度紧张焦虑的中枢神经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还有益气血、安神补心的功能。
-分擦上胸部-
位置:两侧上胸部即双侧乳头至两侧锁骨下缘之间的区域。
按摩方法:两手掌放松伸开,由上向两侧腋窝部斜行分擦。手掌要紧贴皮肤,力量和缓、均匀,分擦20次为佳。擦完后感觉上胸部皮肤微微发热即可。
治疗作用:一是调节心律,对房颤等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二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擦双侧胁部-
位置:双胁侧胸区。
按摩方法:双手掌放松至于胸胁部。从后向前,用力均匀地分擦。分擦20次为宜。
—王彦军大夫—
王彦军,中医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师从经方名家王作顺主任,曾跟师李可,门九章,赵杰等名医学习,跟师王文德,冀来喜等针灸大家学习新九针,针刀等。能熟练运用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常见病及部分疑难杂病,疗效满意,深受患者好评。
擅长心系疾病(胸痹心痛病、心悸、眩晕、水肿等);脾胃病;肺系疾病(外感、咳嗽、喘证等);颈肩腰腿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痛经、月经不调、乳腺疾病等。
扫码添加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