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AHA(美国心脏协会)组织专家总结并发表了《冥想在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专家共识》阐述了冥想对心血管治疗的作用。
冥想(meditation),始于公元前年东方哲学和宗教。过去数百年来,冥想逐渐脱离宗教,成为健身治病的手段。
在传统的语境中,冥想是指一系列旨在提高注意力、提高对当下时刻的意识、让人熟悉自己思维本质的心理练习。在现代的语境中,冥想可以被分为主要集中注意力,专注,传播爱、善良和同情,或咒语重复。
一、冥想的分类
冥想作为一个总称,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目前已经细化为8种类别:
二、冥想的神经病理和神经解剖
冥想对大脑的影响,主要从神经病理和神经解剖两个方面,大多数形式的冥想都涉及到通过大脑的某些区域来调节意念和情绪。成人大脑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神经可塑性的过程发生改变,包括塑造新的大脑神经通路(“巩固加更新”)和(或)神经元。研究表明:直接与情绪处理有关的大脑皮层下通路(如大脑杏仁体和腹侧纹状体)可发生改变。Leung等最近的一项MRI纵向对照研究中,发现训练冥想时间长于5年的训练者其右侧角回和后海马旁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增大。另一项研究发现,正念冥想训练能够增加脑区杏仁核的活动程度。
三、冥想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前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精神应激等,这些危险因素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起冠状动脉显著狭窄和心肌缺血。资料显示,冥想对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改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冥想可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基于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大量研究显示冥想有益于心理和生理健康,对压力、情绪、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或整体健康状况都有改善。
2冥想与高血压
关于冥想对血压的影响,已经进行了许多系统综述,年的一项系统性综述评估了几种减轻高血压患者压力的方法,并通过先验冥想发现了适当的益处(即收缩压/舒张压降低5/3mmhg)。年AHA发表的的一份关于降压替代方法的科学声明指出,先验冥想可以适度降低血压。年,12项先验冥想的随机临床实验结果发现,先验冥想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4/2mmhg。
冥想降压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或许冥想时发生的长期神经生理变化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介导的血压变化。
3冥想与戒烟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能够自我控制的致病因素,我国吸烟相关疾病死亡人数为万,到年,我国因吸烟所致疾病死亡将达万,其中有一半将发生在35-69岁之间,这对社会和家庭都将造成巨大损失。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干预计划相比,正念冥想训练可以提高戒烟率。
研究表明:正念冥想指导可以提高戒烟率的潜在机制,包括对渴望的控制和减少负面影响。冥想还可以通过改变冲动强度和改善自我控制来影响吸烟行为。
4冥想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症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升高和腹部肥胖等一系列疾病,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一项对例冠心病患者随机进行先验冥想或健康教育的研究结果显示,先验冥想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5冥想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影响
有实验研究表明,冥想(正念冥想、先验冥想)对心血管一级预防人群的死亡率降低和生存率提高有显著提高
6冥想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内皮功能可以通过评估肱动脉内皮血管运动反应来间接评估。在一项针对41例受试者(其中33例完成了该研究)的初步研究中,为期6周的瑜伽和冥想联合干预,未能显著改善内皮功能,不过发生在1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所改善,故冥想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目前还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
7冥想对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影响
大量研究发现对患有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通过冥想干预,患者的收缩压、胰岛素抵抗、血脂水平、临床症状、焦虑和压力都有所下降。纳入例有冠状动脉造影记录的冠心病患者。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先验冥想或健康教育组中,平均5.4年后,先验冥想组全因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脑卒中的主要复合节点显著降低(校正危险比为0.52)。事后分析发现,高依从性患者的获益更大(危险比0.34),更广泛的二级复合终点包括血运重建或心脏原因住院治疗,虽没有明显差异,但也有24%的降低。
关于已确诊冠心病患者冥想的潜在益处,整体上来看,有关冥想获益的研究质量有限,但在二级预防方面确实有益处。
8冥想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的影响
目前冥想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潜在的益处,但冥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还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冥想对心机缺血的影响还有待于研究探讨。
四、小结
冥想是一种自我控制的精神调整方法,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1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