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改变=心肌缺血=冠心病?
心肌缺血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当一部分心肌缺血时会引起缺血区域对应导联出现ST-T改变(ST段的抬高、压低、T波高尖、低平、倒置等),所以平时的诊断过程中会将ST-T改变作为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塞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并不等于患上了冠心病。心电图是对心脏整体电活动的记录,所以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出现同一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样的。ST—T改变本身并不具有诊断的特异性,也就是说不是针对哪一种疾病,而是反应一种心电活动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很多的。
1.正常情况健康人中可出现ST-T改变,也就是先天性的,正常人中有ST段异常的约占10—30%,T波改变者约占15—20%,尤以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女性更为多见。
2.其他情况1.检查的误差,比如心电基线不稳。
2.药物影响如洋地黄、奎尼丁、胺碘酮、三环类,酚噻嗪类抗抑郁药等;
3.电解质影响,如血钾过低,血钾过高,钙离子,镁离子异常;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精神心理状态的压抑与焦虑;
5.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早期复极,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二尖瓣脱垂,心包炎,心包积液等可引起继发性ST-T改变;
6.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7.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嗜铬细胞瘤。
8.其他:严重贫血,严重的胸廓畸形,漏斗胸,饱餐,过度换气,体位的改变等等。
由以上列举可见,出现ST-T改变的原因非常多,而不是单一的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所以,当心电图出现ST-T改变绝对不能草率的诊断为心脏病,需要综合患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其他合并疾病、具体症状来综合考虑,也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检查进一步鉴别。当你的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时,不应认为自己就一定是患上了冠心病,而应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End
专家简介
左梅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医院心血管二病区主任。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擅长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复杂左主干分叉、前三叉病变、严重钙化病变、扭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等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于左主干分叉、前三叉病变结合IUVS、OCT、FFR、旋磨等先进影像及技术,显著提高左主干及前三叉病变治疗成功率,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等,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在起搏器植入方面、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往期回顾▼戒烟有多难?采用5a戒烟干预模型帮您戒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yzl/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