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氧,上心电监护!抬高床头,快速开通输液通道,急诊抽血化验!急查床旁心电图……”这不是急救演练,医院内四科的一次真实抢救场面。
被救病人是家住双峰78岁高龄的颜奶奶,患冠心病7年了,反复胸闷、气促、浮肿,同时患有糖尿病、肺气肿、脑梗塞、脑萎缩。今年3月7日,因咳嗽、肺部感染导致病情复发的颜奶奶,医院治疗3天无好转、病情恶化医院治疗。入院前一天夜晚,她气促、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胸闷难以忍受,且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全身出冷汗。当医院内四科时,极度衰竭和呼吸困难的她已经说不出话来,神志也很恍惚。
肖士桂主任(右二)带领医务人员查房
通过内四科检查与病情分析,确诊患者是冠心病、心房纤颤、急性左心衰,合并了肺部感染,同时血糖严重升高。患者出现了全心功能衰竭,以急性左心衰为主,病情非常危重。
时间就是生命!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肖士桂立即带领科室团队展开抢救,予端坐位,吸氧,心电监护,采取强心、利尿、扩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缺血、抗感染、降血糖及对症处理。经过紧张抢救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情况有了好转,但生命体征依旧不稳定。
当时,颜奶奶的病情很不乐观,随时可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她所医院,家属们做了最坏的打算,想陪伴老人走完最后一程,但大家又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希望奇迹会发生。
专家团队讨论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颜奶奶的病情反复,由内四科专家团队组成的抢救小组不断调整抢救和治疗方案,大家只有一个信念:让老人早日康复。经过4天不懈的努力,颜奶奶严重呼吸困难得到控制,浮肿消退,胸闷、咳嗽明显好转,血糖下降。颜奶奶终于从“死神”手中逃了出来,脱离了生命危险,一家人对医务人员充满了感激。3月23日,颜奶奶准备出院了,她握着肖士桂的手,不停地重复感谢的话:“幸好当初选择到您这里来治病,谢谢,谢谢……”
肖士桂认为,颜奶奶平时就身患重病、如履薄冰,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因成功地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而沾沾自喜,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顽疾,防止病情复发,延缓病情的进展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颜奶奶出院时,针对她严重心肺功能减退,同时有多种合并症的复杂病情,肖士桂专门制定了周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向她耐心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并反复叮嘱:“您老一定要规范用药,注意保养,每半月或一月要来院复查一次,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复诊。”
出院后的颜奶奶,牢记医嘱,在家人的陪医院内四科进行复查。每次复诊,肖士桂都仔细询问病情,了解颜奶奶的病情变化,并调整用药,告知她如何保养身体,防止病情加重,如何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渐渐地,医患之间的距离近了,医患互信的感情也慢慢生根发芽。一次复诊时,颜奶奶对肖士桂说:“肖主任,还过2年我就满80岁了,到时您一定要来参加我的寿宴。”肖士桂一口答应下来,刹那间,门诊室里充满了幸福与温馨的味道。
内四科医务人员合影
据肖士桂介绍,通过精心治疗,颜奶奶近8个月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发生,也没因病情加重而入院,像她这样的病例,对她成功的抢救、精心的治疗医院内四科救治危重病人的水平,也反映了对疾病防控的能力。“在以前,颜奶奶每年因呼吸困难要住5-6次院。”
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肖士桂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往往发生于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他提醒该类患者,在非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做好自身的保护工作:一要了解心衰的诱发因素,避免接触这些诱因;二要熟悉心衰发作的先兆表现,如乏力、一般活动后气促,呼吸加快等;三要学会心衰急性发作时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如立刻端坐体位,口服急救药,医院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肖士桂还指出,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脑中风、心肌梗死的机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合并房颤的患者,一定要口服调脂及抗栓药物,以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编审周敏罗毓峰秦微亮)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yzl/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