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缺血治疗 >> 心肌缺血治疗原则 >> 正文 >> 正文

秋季幼儿传染病防控全员在行动

来源:心肌缺血治疗 时间:2020-11-28

秋季,气温变化较大,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园小朋友抵抗力相对较弱,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为加强秋季传染病的防治,做到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年10月22日下午5:30,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

本次培训由我园健康副园长雷红勋大夫主讲。雷大夫用PPT的形式,从学校传染病发病面临的形势,常见病的流行趋势入手,深入细致地讲解了常见秋季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返园条件。同时对各种传染病工作的预防及园所班级应该做的防控措施,给予指导。全体员工受益匪浅。

最后,园长动员全体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各班要严格落实通风和消毒制度,高度重视班级晨午检工作,严格幼儿因病缺勤追踪,做细做实,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流行性感冒

此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含维生素的食物。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9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预防措施:1、接种腮腺炎疫苗。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疱疹性咽喉炎

疱疹性咽喉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但预后良好。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时期。在学校、托儿所、敬老院等人口密集场所易引起暴发。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与病人接触,或是接触到被病人用过的东西,病人排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等来传播。接触到这些东西都可能被感染上诺如病毒而发病。

主要症状:以腹泻和呕吐为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措施:

1、生活中尽量喝开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2、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活动,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3、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手,认真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如果家中或学校有诺如病毒感染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并适当隔离;家人和老师在处理呕吐物要戴上口罩,并及时使用含氯剂液消毒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然后冲洗干净,预防病从口入。

6、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等物品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

提醒在家时请您这样做

1、教育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的水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病从口入。

2、教育孩子喝开水,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到无证摊贩、小店或饮食店买东西吃,不吃“三无”食品。

3、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勤晒衣被。

4、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5、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

6、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免疫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7、让儿童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这对提高儿童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8、让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注意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如果孩子身体有异常的情况,请及时告知班级教师,以便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yc/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