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生命,用爱延伸服务,塑心学堂专栏将定期推送心脏和急危重症相关的防治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排忧解惑!
据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0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亦居高不下,平均5例死亡中就有2例源于心血管病。冠心病作为心血管最常见的疾病,目前我国有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约万。支架植入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许多患者对支架存有疑问,在此对临床上最常见的疑问进行解答,希望能帮助大家消除疑虑。
疑问一:为什么要放血管支架?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是心脏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血管狭窄的微创手术。将球囊送到狭窄的血管,将球囊加压膨胀,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血管恢复畅通,也就是俗称的“通波仔”。往往单纯的球囊扩张,可能不一定会把血管达到完全扩张的状态,还需要放支架。支架因为是金属的网状结构,会起支撑的作用,会让血管保持长期的畅通。这种情况要比单纯的球囊扩张,一般来说效果要更好。
所以对于严重的狭窄,球囊扩张效果不好,还需要放支架。有些在紧急情况下如急性心肌梗死,为了尽早开通血管也需要植入支架。
疑问二:一定要放支架吗?
不一定,需要根据患者症状及心脏血管狭窄的情况来具体分析。
冠状动脉有一定的储备能力。当它的狭窄程度<50%时,血管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进行代偿,基本不会影响心脏的供血。但当1-2条冠状动脉(如左主干、前降支近端等)狭窄程度>50%但<75%时,如果病人没严重而难以缓解胸闷、胸痛及活动量下降等症状,可以先采取药物治疗。如果血管的狭窄情况大于75%,又伴有胸闷痛等症状,则需要植入支架。
疑问三:支架放哪个部位?
冠心病是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疾病,人体的冠状动脉可被分为右侧的右冠状动脉,左侧的左主干、左前降支与回旋支。
支架是植入在上述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血管恢复畅通。但具体放在哪一条血管的哪一个部位,需要根据患者冠脉造影或冠脉CT的结果,对患者冠脉狭窄的严重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分析。
疑问四:支架后再堵塞怎么办?
当支架再堵时,需要再次行介入手术治疗,再次打开狭窄的部位。然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还要控制冠心病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规律服用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加他汀等等,避免停药,以及清淡饮食,适量运动等。支架后不健康生活或不正规吃药,结果只能是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因此支架再堵,预防胜于治疗,药物+生活两方面控制十分重要。
疑问五:支架有使用年限吗?
支架植入以后一般不存在着年限的问题。因为支架是属于特殊的材质,长时间在体内就会与血管生长在一起,所以一般都是终身性的,但是在进行支架植入以后,是需要长期的应用药物,特别是在支架植入的1年左右,要应用波立维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止血栓的形成,主要就是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替格瑞洛,还有应用他汀类的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张敏州教授温馨提示: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植入支架后就万事大吉,支架术后并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新的治疗的开始,且存在支架再狭窄和血栓风险,所以需注意一下几点:
1.必须按时规律服药。支架术后需要服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替格瑞洛一年,然后继续终身服用阿司匹林(如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抵抗,需终身服用波立维或替格瑞洛);终身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其他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常服用的药物。
2.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动物内脏,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按时睡觉,不要熬夜。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避免久坐不动的工作或生活习惯。
3.调整心态,心情放松,避免焦虑。冠脉支架术后可能还会有一定的胸闷等不适,不要过于紧张。冠脉内的支架不会脱落,一年后基本上均可被冠脉血管内皮包裹,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不存在保质期的问题,保养的好可终身发挥作用。不要过于焦虑支架的再狭窄等问题。
4.定期门诊复查随访,复查血脂、肝功能、血糖、肌酶、心电图、心超等,一年后可复查冠脉CTA或造影。
专家指导:
张敏州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医院名中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广东省高校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创新团队负责人,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症医学重点专科协作组总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心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医院中率先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救治岁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用益气活血中药“通冠胶囊”,随访至岁健康良好,创世界医学奇迹。主持制定并发布我国首部中文和英文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构建并推广“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新模式。
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硬化、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康复和中医养心等。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
本期作者:
廖鹏达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现任职于医院医院重症医学科。日本丰桥心脏中心及日本草津心脏中心访问学者,曾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院进修;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届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成员;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会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共同作者第一发表SCI论文4篇,SCI收录会议摘要1篇。参与《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工作。
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病等重症心肺疾病的介入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
出诊时间:
周三下午(大德路总院西区三楼心脏门诊4诊室)
周四上午(大德路总院研修楼8楼心肌梗死慢病管理中心13诊室)
供稿: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yc/1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