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郭廷英老师带我走进了针灸的殿堂,经过几年的时间,我深深折服于针灸的疗效,并应用于自己的临床,逐渐把针灸带进了我们科室,然路漫漫其修远,作为西医学习者,我希望和中医同仁共同进步,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疾病。(编辑/茯神)
我的中西医临床之路作者/李博士整理/里仁李博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任研究生导师、内分泌科主任,师承郭廷英老师学习针灸,并应用临床,取得良好效果。以下内容根据他的录音整理,点击上方绿色按钮即可收听。01因郭老的针灸疗效开始学习中医非常感谢也非常高兴,今天能够跟大家聊一聊中西医结合,以及我在中西医结合这个方向上,所走的一些道路和心路历程。
我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认识郭廷英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机缘的机会。认识郭老师让我见到了很多针灸一针治疗有效的病例。
其中一个腰部疼痛的,疼痛是以腰肌受损为主。我记得当时是左侧,郭老师一针委中穴,患者就明显的缓解了。
第二个患者,是因为面部的风疹,过敏性湿疹,面部有一块红斑骚痒的不行,来找郭老师看诊。郭老师当时就是一针内关穴,非常清楚的记得郭老师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疗后患者的面部瘙痒明显缓解。
看了很多的实案病例之后,我也就悄悄的暗下决心想学中医,我就跟郭老师说:“郭老师看看我能不能学针灸。”郭老师爽快的就答应了,说:“没问题,只要你想学,肯定能学会。”
当时我跟郭老师说:“我这是零基础的,没有任何的中医基础,针灸还能学吗?”
郭老师说:“你放心,你按照我的标准走肯定能行。”
郭老师就给我拿了一本第五版《针灸学》,跟我讲:“你首先必须得把十二条经络的循行走向背好,背下来之后你再找我,如果这个背不下来的话就不用说了。”
过几天我又去了老师的医馆,结果去了之后,郭老师就很直接地问我:“你的经络背下来了吗?”我挠了挠头说我没有背下来,就背了一个手太阴肺经的,他说你继续背。
几天之后我又去了,我想这一次老师应该是不问了吧。结果郭老师非常认真的又提问了我足阳明胃经的一些东西,我答得磕磕巴巴的,很是尴尬,也很是羞愧。我觉得让人家老师这么提问,作为学生这个阶段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前一直以好学生自居。
所以让我确实是下定决心要把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好好的去背诵,第三次的时候去了,果然郭老师这次又进行了提问,当然这一次,我可以很好地把《灵枢》经脉第十的经络循行走向背下来,包括“是动则病”也背了。
那一段确实是死记硬背,但是背下来之后,郭老师说:“你放心,你背下这个就是拿到了针灸入门的一把钥匙,你有了这把钥匙之后,至少是初步的一些,你就可以看,我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穴位。”
同时郭老师也让我背十五络穴,因为郭老师主张十五络穴在临床中的使用,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就这部分基础背下来之后,我其实就跟师跟了4个多月,在临床上逐步摸到一些经验。
02原来中医可以治快病,可以救命后来回到科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值夜班,值夜班的时候碰上了一个心绞痛的老太太,这个患者是心功能不全,血压偏低,在临床上病情确实比较重,医院食欲稍微好一点,吃了一个鸡蛋,然后患者就开始出现呃逆,她这种呃逆的加重就诱发了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严重的ST段压低。
但这个时候我们用改善循环,改善冠状动脉的硝酸酯类的药物,因为患者的血压本身就偏低不敢给,怕给了之后出现休克。
所以请心内科会诊,心内科也是束手无策。消化科会诊,对于打嗝来说,就是恶心、吐,咱们现在的一般的止吐药物,我们还是可以用的。但是打嗝的药,说实话我们西医还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消化和心内,基本都没有什么办法,最后心内说实在不行的话可以用吗啡。
这个时候我自己这边也没有办法,那时候刚学针灸才仅仅四个月,我就给患者扎了双侧内关和双侧的公孙,因为从八脉交会穴上来说,就是“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公孙和内关,轻针慢捻,慢针细捻。我逐步地捻针五六分钟,也看着心电监护仪,逐步的看到患者ST段回升,并且打嗝的声小了,膈肌痉挛明显的减轻,到最后捻到10分钟的时候,患者突然觉得整个胸腔内通畅了,打嗝、呃逆也明显地消失了。
这个时候我确实感受到了,第一次真正的自己在临床上感受到了针灸的这种神奇和魅力。这个时候患者家属说了一句,让我到现在为止记忆犹新的话“李大夫,我原先以为中医仅仅是治慢病的,原来中医还可以治快病,还可以救命。”
听了这个话之后,我也觉得确实是要真心的,把针灸好好的学好,在临床上好好的去用好。相当于在别人单腿走路的情况下,我还有另一条中医的这条路可以走,可以双管齐下,然后起到更好的一个作用。
这就说到我对中西医结合的看法,对于中西医来说,我本身对于中医就不反感,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喜欢的。
所以在临床上,不是说一定要西医压倒中医,还是中医压倒西医。最终的一个目的就是有利于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前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从14年15年开始,我逐步的就走入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03思考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其实我的西医底子给了我很多的帮助,特别是我觉得在西学中的这种情况下,很多对中医有辅助的作用。
首先我学习经络的时候记忆比较深刻,因为第一对于解剖学的把握非常清晰。
第二,我在西医范围内做过胸穿、做过腹穿、做过腰穿、做过动脉抽血,我对各大血管,以及空腔脏器的认知,这种落空感和回抽感都很清楚,对有些穴位的取穴相对应的把握程度稍高一些。做针灸治疗的话,这种落空感就很清楚,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三个方面,虽然是中医是讲五脏和六腑,然后与西医的脏器之间不可能完全画等号,但是在理解它的病理生理的意义,以及一些功能方面,西医的病理生理基础,对于中医还是有很多的借鉴作用。这些西医的良好的基础可以加速在中医方面,对疾病的认识和好多病理病机的认识,有利于在中医方面的迅速的进展。
04针灸治糖尿病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刚才给大家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临床上使用针灸的一些心得,特别是当患者说到针灸能够治快病,针灸能够治危重疾病的时候,其实我心里是非常的激动,从那之后,我就开始发奋的开始学习针灸。
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在临床上治一些腰腿疼痛,腹部不适的患者,使用针灸治疗。因为我们是内分泌科,特别是对于糖尿病的神经病变,甲状腺疾病,以及痛风的急性并发症,这一类的疾病我们在临床上尤为的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fa/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