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缺血治疗 >> 心肌缺血治疗方案 >> 正文 >> 正文

一到冬季或节假日,胃病反反复复治不好怎么

来源:心肌缺血治疗 时间:2020-10-22
怎样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天气日渐寒冷,很多年轻人为了早上能够多睡一会而不起床吃早餐,匆匆起床,匆匆外出或上班,如果遇到春节等节假日,晚上应酬喝酒暴饮暴食,早上更是懒床半天不起,刚开始只是觉得没到中午的时候就开始饿。

但是等到后期就会出现胃痛的症状,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明白是因为什么引起的,但是就是不想改。

所以,今天我们就讲一下这个胃痛,以及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应该如何治疗。

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出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包括西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等多种病症。

中医认为,造成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如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但大体可分为寒证与热证两种。

临床根据胃痛的不同特点,分辨不同的疾病:

1、若病程较长,而且反复发作,痛的时间有规律性,食后加重,呕吐,局部压痛较广泛而不固定,应考虑慢性胃炎;

2、若胃脘胀痛,常随着情绪变化而增减,痛无规律性,经各种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时,应考虑为肾经官能症;

5、若患者形体瘦长,食后脘腹胀痛不适,站立时胃痛加剧,卧室减轻,应考虑为胃下垂。

胃脘痛主要由以下几种病因导致:

1、“经常忧思恚怒,而致肝气郁结横逆无制;

2、饮食无节,平素喜食生冷,纵恣口腹,饥饱失常,或好饮酒,误食不洁食物伤脾胃者;

3、起居不适,过度疲倦,或久受风霜雨露等均能引发此病。”

但要注意的是,胃脘痛多为多种病因并存,单一因素治病的情况较少。

胃脘痛的辩证治疗的主要方法:

采用御能灸艾灸疗法治疗胃脘痛时,将其分为寒凝气滞型和脾胃寒虚型分别进行灸治。

寒凝气滞型胃痛在使用御能灸艾灸疗法进行治疗时,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为治疗原则,取中脘、梁门、内关、足三里、公孙进行灸治。可采用御能隔膏灸法(御能灸+九孔蜜制贴),在每个穴位灸1-2柱,每天灸一次。

脾胃虚寒型胃痛在御能灸灸治时,以温中散寒、健脾益气、和胃止痛为治疗原则,取脾俞、胃俞、中脘、神阙、足三里进行施灸。

在操作时,可采用御能隔膏灸法(御能灸+九孔蜜制贴),在神阙穴加九孔蜜制贴灸1-2壮,以脐部热感向腹中扩散为宜。每天或隔天灸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气滞或食滞引起的胃痛,可以用御能灸艾灸中脘、内关、足三里这三个穴位。可以起到防止胃脘痛的作用。

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膨胀,肠鸣,泄利,便秘,胁下坚痛,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痫证,尸厥,产后血晕。

功能作用:

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梁门

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

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功能作用:

消积滞、健脾胃。

内关

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功能作用: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

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功能作用: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公孙穴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

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

功能作用:

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

胃脘痛的日常注意事项:

1、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

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2、注意营养均衡

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3、注意饮食卫生

应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饮酒和吸烟,烟酒对胃的危害很大。

少吃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强的松等,都可造成胃粘膜损伤而出现炎症或溃疡。

因此,不要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4、保持精神愉快

胃是否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

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促进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进而诱发胃炎、胃溃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fa/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