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自网络
《三生有幸》播出重点 熬夜看球忽然晕倒,加班工作突发心梗,抢救过程险象环生,过劳是诱发心梗的罪魁祸首吗?日常怎么做才能预防心梗呢?首都医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刘红旭,带您远离容易诱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9月25日晚19:30播出,欢迎锁定澳亚卫视三生有幸。刘红旭首都医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案例回顾 家住珠海的王先生是一名工程技术员,在单位接连加了几天班后,好不容易休息下来,于是陪着老人孩子一起外出游玩。可刚出门没多久,王先生突然感到心口一阵剧痛,疼得直出冷汗。 幸亏老父亲随身装着一瓶硝酸甘油,赶紧让他含上。看到情况稍有好转,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显示,王先生是急性下壁大面积心梗。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现一些心梗的先兆,及时送医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方法。 当我们出现胸闷、胸憋、胸疼,或者是胸部有压榨感以及左侧肩部、颈部和牙出现疼痛的时候,我们就要当心了,这可能就是心梗的前兆了。 发生心梗之前,一般都会有疼痛的前兆表现。但是也有一种心梗叫做“无痛性心梗”,这类病症的患者主要就是感觉不到疼痛,也就是说很难发现自己是否已经患上心梗了。比如说糖尿病患者,这些人群就是疼痛的感觉不典型,所以这些人群要高度小心可能会出现心梗。 如今,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活方式不健康,使得心梗的发生逐渐年轻化。其中,吸烟、缺乏运动以及过度的心理压力,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极端的天气,如过冷、过热以及温差过大的情况,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产生。 只有了解和认真规避这些情况的发生,才能更好的预防心血管疾病。 对于心梗的预防,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善。比如说不要大量喝冰水,每天午睡半小时,还有,绿茶、燕麦、黑木耳对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除此之外,低盐、低糖、低脂肪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饮食要求;当然,适当的有氧运动和戒烟限酒也是必不可少;最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因为压力过大也是诱发心梗的因素之一。对于已经患上心梗的患者来说,生活中就更加需要谨记一些注意事项,避免病情的加重,威胁生命健康:
1.不要暴饮暴食 2.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3.不做过度心肌耗氧增加的运动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三高”患者来说,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病情;其次要服用预防血栓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最后,身边最好要常备一些减轻心肌缺血的急救药物,比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 最后,需要提醒观众的是,如果发现家人突发心肌梗死,应该保持镇定,在拨打求助后,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减少体力消耗,硝酸甘油片立即含化,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公平、公正、客观、求实”是本台秉持的新闻报道理念,请多多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