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缺血治疗 >> 心肌缺血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医问医答急性心肌梗死是什么

来源:心肌缺血治疗 时间:2021-12-1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883957.html
病情资讯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堵塞,使心脏供血中断,导致心肌供血远端心肌发生缺血坏死,从而引发一些不适症状,它属于急危重症,可危及生命。

医问医答Q: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什么?

1、大量吸烟可导致冠状动脉内膜发生急性损伤,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2、激烈的情绪变化,如过度高兴、过度悲伤等,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暴饮暴食:近期食用大量含高脂肪食物后,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4、突然的寒冷刺激。

5、过度劳累,精神高度紧张。

6、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龄等,易导致冠状动脉产生斑块。

7、感染因素如急性感染、感冒、急性腹泻等,可能是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另外,刺激、惊吓、剧烈运动、用力排便等,也可能导致斑块破裂。

急性心肌梗死地高发人群有:

1、家里有冠心病的家族史的人。

2、平时生活习惯不太好的,工作性质容易要熬夜加班的人群。

3、平时体检的时候发现有血脂血糖的异常的人群。

4、体重比较偏胖的人群。

Q: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是什么?

前兆

部分患者发病前数日可能会有乏力、胸部不适、心悸、气促、烦躁、心前区疼痛等冠心病常见症状。

早期症状

心前区疼痛往往是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见于清晨,休息或活动时都可能发生,可表现为持续长时间不缓解。也有少数患者无疼痛,发病开始就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等心衰症状,或意识模糊、皮肤苍白、四肢冰凉、全身出汗、血压降低等休克症状。

典型症状

本病典型症状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憋闷感。疼痛或憋闷部位主要指胸骨后方,向左下方可延伸到左侧肋骨、上腹部,向上可到左侧肩、背甚至口腔、头部。部分患者也可表现在左上肢。

疼痛性质多为心前区的“压迫感、挤压感、沉重感”。部分患者胸部无明显感觉,仅胸部以外其他部位有钝痛或不适感。

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30分钟以上,无明显疼痛峰值,安静休息或应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并不能很快减轻症状。

伴随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血压、心率、心律等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初期,心肌灌注量减少,供氧不足,心脏企图通过增加全身供血改善缺氧,故患者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表现;后期,因以上方式未能有效改善心肌供氧,而心肌无效工作造成的耗氧增加,导致缺血坏死的心肌数量增加,心脏功能逐渐下降,心脏及全身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伴随心跳减慢、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头晕、意识不清等表现;部分患者可直接休克。

Q: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以及时疏通阻塞冠状动脉、恢复缺血缺氧心肌功能为首要目的。一般从扩张冠状动脉、消除致病的阻塞物两方面着手,同时减轻心脏负荷,如吸氧、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等均利于患者恢复。

急性期治疗

目前,医院均开通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医院治疗条件不同,均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通常治疗方案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急症外科搭桥手术。

一般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降低心脏负荷,无并发症的患者3天后可适当下地活动。

保持相对安静环境减少外界刺激,使患者能够不受打扰,充分休息。

(1)监测病情:如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心率,复查心电图、心脏标志物等,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2)吸氧: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缺氧情况。

Q: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性是什么?

(1)可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导致患者死亡;

(2)梗死如累及乳头肌,可引起二尖瓣脱垂、关闭不全,继而引起心力衰竭,可致患者死亡;

(3)可引起心室附壁血栓脱落,引起多脏器栓塞,严重者可致死;

坏死的心肌失去功能,可遗留心功能不全及各种心律失常,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4)可引起心肌变薄,在血压下膨出为室壁瘤,可导致心功能不全、血栓栓塞和心律失常。

说明:文章、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则删

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哦!我们将一一为你解答!

预约挂号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10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