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日,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之际,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和“第六届中国中药临床价值与评价论坛”及“《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工作会”等系列会议在北京远望楼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专注脑病?中西融合?医药共生”。
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张伯礼院士、王广基院士、吴以岭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周杰副司长,中国中药协会房书亭会长、刘张林副会长、王桂华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西医神经、中医脑病、药物研究、制药企业、方法学共计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
为解决我国脑病中药发展中存在的“高级质量证据缺失、临床定位尚欠明确、应用指南缺乏公认、医药共生面临挑战”等问题,由著名脑病专家、北京医院田金洲教授牵头,联合西医神经内科医院李小刚教授、药理学研究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晓波教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于年7月2日在北京成立。
成立大会由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主持,陈可冀院士、肖培根院士、周杰副司长以及房书亭会长分别致辞。陈可冀院士认为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尽管超急性期的快速溶栓治疗疗效肯定,但是临床上
早发现早治疗的病人毕竟少数。如何挖掘中医药在此类疾病中的预防卒中发生、保护神经元、降低致残等优势作用,做好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应当是脑病药物研究专委会未来工作的主攻方向。肖培根院士对该专委会以“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医学与药学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三位主委联袂主政的创新机制,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赏。
周杰副司长代表科技司致辞时强调“今年7月1日正值我国中医药法实施第一天,同一天迎来了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委会的成立,这是一次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与努力,也是对《中医药法》文件精神实施的一次有益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首席专家张伯礼院士寄语脑病专委会:深入研究中医脑病诊疗技术,完善脑病中药评价标准,组织脑病团队加快推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项目研究,为其他指南课题提供范例。
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凝聚了中医、西医、药理、制药专家:高颖、赵建军、蔡定芳、陈眉、王新志、马云芝、林亚明、杨东东、刘金民、郭蓉娟、时晶、俞晓飞、张云云、邹伟、丁砚兵、刘玲、闫咏梅、李艳;王新平、于生元、赵钢、刘鸣、赵性泉、蔡艺灵、郭淮莲、吕佩源、罗本燕、解恒革、曾进胜、何志义、傅瑜;杜冠华、王一涛、刘建勋、徐惠波、萧伟、赵超、李楚源、李振国、唐仁茂、秦少容、夏军、李磊、宋敏、孙桂波等等人。专委会以“专注脑病,医药共生,中西融合”为主旨,新当选的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田金洲教授代表李小刚教授、孙晓波教授发言,介绍专委会围绕脑病药物全学术链将要开展的7大工作任务,即:“当企业决定开发药物时,专委会做临床前研究;当药物获得临床试验许可时,专委会做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方案咨询;当药物临床试验启动时,专委会做多中心临床试验;当药物获得生产许可时,专委会做上市后再评价;当药物上市销售成功时,专委会做临床应用指南;当药物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时,专委会做临床价值挖掘;当药物被国内普遍接受时,专委会做海外学术推广。专委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1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