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缺血治疗 >> 心肌缺血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这种植物竟然为解决三农问题祭出四大法宝

来源:心肌缺血治疗 时间:2021-10-24
北京根治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

神奇的果树:沙棘

沙棘(seabuckthorn)属胡颓子科,为多年生落叶果树、灌木或小乔木,又名醋柳、酸刺,亦是药用植物,学名Hippophaespp。树高1-5m,最高达10m,枝灰色具刺,幼枝密被白色或褐色鳞片,冬芽小,黄褐色,卵形或近圆形,着生于叶腋,有芽鳞数片,叶互生或近对生,条形或近条状披针形,长3-7cm,宽0.4-1.2cm,幼叶具银白色鳞片,叶柄长1-1.5cm,短总状花序,花小,单性,淡黄色,先叶开放,雌雄异株,雄花序轴常脱落,雌花在雄花后开放,具短梗,果实核果状近球形或卵圆形橙黄色或橘红色,果径0.5-1cm,每果有种子1粒,褐色卵圆形,骨质有光泽,长约4-6cm,3-4月开花,8-9月果实成熟,成熟后不易脱落,挂在树上可到次年3月。

沙棘根系主要分布在30-40cm土层内,垂直根能伸入土壤深层达3m以上,侧根发达,萌蘖力强,可以萌生新的植株,形成新一代沙棘,根系具有菌根,与短状固氮细菌共生,固氮能力很强。

沙棘栽植当年生长缓慢,第二年后生长迅速,第三年开始结果。芽分叶芽和花芽,均着生于1年生枝的叶腋,骨干枝寿命8-12年,有时可达15-20年。

沙棘是喜光的阳性树种,多野生于河漫滩、河谷阶地、山麓、丘陵河谷以及草原边缘和沙丘间低地,耐旱耐湿较抗寒,10-12℃时种子发芽,开花授粉,17-20℃枝条旺盛生长,对土质要求不高,在pH值5.5-7之间生长良好。以土层深厚、排水佳良的沙壤土最为适宜。沙棘适应性强,具有容易繁殖、喜光、耐旱、耐瘠薄、抗酷暑、耐严寒等特点,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有效生物手段,在防风固沙、生态建设和小流域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沙棘起源中心,有4种、5个亚种。沙棘在欧、亚两洲分布广,亚洲主要有中国、蒙古、印度、伊朗、尼泊尔等国,欧洲主要有俄罗斯、罗马尼亚、德国等国。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西藏、青海、山西、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

沙棘具有活血化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生津止渴、清热止泻等功效。沙棘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极高,包含有18种氨基酸(几乎是合成蛋白质的全部),还有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亚油酸、黄烷酮、肌醇等,生物活性物质达到多种,其中沙棘油中所含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达种。沙棘药效介绍如下:

1、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医学临床表明,沙棘黄酮及其酚类化合物、β-谷固醇、甜菜碱等活性物质可降低高血压、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血管壁的沉积物,恢复血管弹性,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功能等,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心力衰竭等缺血性心血管病症有极好的防治作用,对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也有疗效,另外对改善心功能、缓解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也有作用。

2、对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

沙棘总黄酮等有效成份能直接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和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软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和改善大脑供血供氧等,对脑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及由此引起的头痛、头晕、语言不清、手脚发麻、行动迟缓、四肢无力和僵硬等症状有很好的防治及缓解作用,对由此引起偏瘫、失语、痴呆等症状有很好的康复作用。

3、对新陈代谢及免疫系统的作用

沙棘总黄酮等生物活性成份对免疫系统的多环节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能力,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和增强人体抗病功能。

4、抗肿瘤、抗癌作用

沙棘中的生物活性成份白花青素、苦木素、香豆素、5-羟色胺等具有明显的抗癌活性及抗癌作用,对人体内的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及杀伤作用,还具有阻断致癌因素的作用,可以通过提高癌症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增强对癌症的抵抗能力,减轻放疗及化疗的毒副作用,促进癌症患者康复。特别对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效果效果比较明显。

5、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沙棘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就有止咳平喘、利肺化痰的作用,对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哮喘、咳嗽多痰等呼吸道系统疾病均有作用。

6、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

由于沙棘中含有大量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氯原酸和其它酚类化合物,可促进胃酸的生成,刺激胃液分泌,具有消食化滞、健脾养胃、疏肝利气的作用,对消化不良,腹胀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慢性便秘等均有作用。

7、对肝脏等保护作用

沙棘中含有的苹果酸、草酸等有机酸具有缓解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毒性作用,可保护肝脏。沙棘中卵磷脂等磷脂类化合物是一种生物活性较高的成份,可促进细胞代谢,改善肝功能,抗脂肪肝和肝硬化,沙棘油对心脏、肝脏及骨髓均有明显保护作用。

8、抗炎生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

沙棘中提取的沙棘油富含VE、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β-谷甾醇、不饱和脂肪酸等,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损伤组织的恢复,还可抑制皮下组织炎症的发展,增强炎症中心的抗炎作用,可明显促进溃疡愈合。沙棘油在临床上对辐射损伤、烧伤、烫伤、褥疮、皮炎、粘膜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和胃及十二指溃疡等有很好的疗效,内服外用还对治疗黄褐斑、慢性皮肤溃疡有较好效果,对手术后伤口愈合,消除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也有很好作用。

沙棘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目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多,自然条件差,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较慢,“三农”问题尤为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多少年来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的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环境建设不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挂钩,农民对生态建设就会失去信心,从而为了另谋生计而重蹈乱垦滥伐的老路。特色经济产业不但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沙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些年来,凡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产业的地方,大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经济林在不少地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带来了多方面的效益。通过特色资源种植基地建设,对特色资源开发和利用,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特色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并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①果实采收的效益

据保守估算,一亩沙棘平均每年可采沙棘鲜果㎏,按2元/公斤收购价计算,可获得元左右的收益。本项目新建沙棘种植基地10万亩,可为农户创造0万元的收益。

②替代薪柴的收益

我国西部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曾经是农村燃料十分缺乏的地区。许多农民以秸杆和畜粪做燃料,甚至靠铲草皮度日,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沙棘作为能源树种具有产薪量多、热值高、抗旱能力强、耐平茬等优点。

沙棘种植每亩可获得沙棘薪柴0.6-2.0吨,10-30吨/公顷,1.3吨沙棘薪柴就相当于1吨原煤。一个农户种一亩沙棘即可解决全年的生活用柴,种植10万亩沙棘就相当解决了当地10万农户的生活用柴。3年生沙棘林萌生10株/m2,5年生24.5株/m2,一般3-5年平茬一次,是农村永续利用的生物能源。不仅减少了农户在此方面的支出,而且使林区的乱砍乱伐得到有效控制,保护了林区资源。

③产生饲料的收益

沙棘枝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各种畜食的木本饲料,其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牧草。在沙棘种植地可以放牧。沙棘林鲜枝叶的产量为-㎏/公顷,是紫花苜蓿的2.5倍,按可利用率50%计算,每公顷沙棘可产鲜饲料-公斤,即一公顷沙棘林可养活一只羊。种植10万亩沙棘可解决多只羊的放牧问题。

沙棘加工的果渣和籽粕仍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及其他多种活性物质,是极好饲料添加剂。据医院试验,用沙棘果渣喂断奶的1月龄羊羔,发育快,毛色光泽,体质健壮,抗病力强,成活率%,比对照个体平均增重3.8kg,提高36.1%,而没喂沙棘渣的普遍体质下降,毛色焦燥,腹泻等,成活率87%。沙棘渣喂雏鸡,平均个体增重比对照提高24.3%,球虫感染率比对照下降42%,表现出明显的抗病力,提高了雏鸡成活率。因此,沙棘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为农民带来直接的和可观的经济收入。

④用作肥料的收益

沙棘根系与放线菌、分枝杆菌等共生形成大量根瘤,有比大豆更强的固氮能力,使沙棘成为一种肥料树。沙棘根上有大量的根瘤(㎏/hm2以上),其固氮能力为27-㎏/hm2。沙棘本身的枯枝落叶分解还能增加土壤的氮素养分。此外,通过根系自身的穿透、挤压、胶结和死根的腐烂等作用,改良了土壤的结构,增加了有机质,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实践表明,种过沙棘的土地再种土豆,平均产量可达2㎏/hm2,比没有种过沙棘的农田增产一倍,且连种三年地力不衰。据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所测定,沙棘每公顷结根瘤可达kg,可固氮kg,相当于kg尿素。大量的枯枝落叶,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可达2-3%,沙棘林地与农田比较,全氮增加61%,全磷增加14%,盐基代换量增高1%,土壤容重降低0.03-0.07,土壤孔隙度增高1.5-2.6%,水稳性团粒结构增高32%,大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功能,减少土壤侵蚀。据吉林省农科院土肥所在通榆县新华村沙地栽培沙棘试验,沙棘林区内每年平均固沙2.2cm,相当于每公顷沙地固沙吨,每公顷少流失表土有机质kg,纯氮kg,纯磷72k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xinlab.com/xjqxzl/10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